心靈健康,活得快樂

心靈健康,活得快樂

 黃成榮 

在繁忙的生活節奏中抽空八天到日本北海道旅行,回來後,看一看過去幾天的新聞,發現社會上又發生了多個自殺案例。據明報於○三年八月十二日報導,一名性格內向的男教師,疑受失業及財政問題困擾,寫下遺書寄往警署後,在寓所燒炭身亡。據死者之家人表示他生前是獨居,中學畢業後,獲港大醫學院取錄,惟一年後自感不適合修讀醫科,改讀教育課程,並於約七年前任教中學,於一年前起離職。雖然這項報導與醫療服務無關,但報導令我聯想起有不少人並不是因病死亡,而是因不快樂而死亡。

在目前經濟不景下,不少人處於工時長、壓力大及受負資產影響下,生活並不快樂。由於失業率高企,部分青年人畢業後若未能找到工作或其他安排,亦可能亦會出現嚴重的失落感。筆者經常主持教師及家長培訓活動,在與他們接觸時也發現香港有不少教師及家長並不開心,在教育孩童時遇上很多壓力,生活變得很苦。當然,至於病患者的生活不開心的感覺就更明顯,他們不單身體有毛病,而且還要面對林林總總的問題,若人生的毅力不夠或欠缺他人的關懷和支持,病患者(尤其是長期病患者)自毀傾向更大。

凡此種種,令筆者想起個人生活快樂的重要性,也聯想起本港之醫療服務在促進全人治療的步伐緩慢。在這十年間,每當筆者要照顧家人或親戚入醫院看病或治療時,常有機會接觸醫生及有關人士,我的總體感受是醫生未能第一時間照顧病人的情緒,對病人的尊重仍是不夠,相比自己在英國大學讀書時那幾年的經驗,面對那裏的醫護人員的感受的確比面對香港的好。我們固然明白醫療措施的首要目標是治療病患者,使個人身體的健康可以復甦,但若只治療身體,未能治療個人的心靈健康,這還是不足夠。

香港人生活開心嗎?

在未討論醫療服務如何促進個人心靈健康的方向時,筆者先與讀者討論快樂這個概念。無可否認,世界上每個人都會追求心靈的健康或快樂,人不快樂,生活變得沒有意義。個人持續的不開心,更會導致很多不良後果,例如憂心忡忡、鬱鬱不歡、自暴自棄、濫用藥物,甚至一死了之。快樂,其實是一種幸福自在的感覺(well-being),多年來人們都以此為人生的終極目標。

到底,香港人生活得開心嗎?在香港探索快樂的學術研究並不多見。筆者於○二年九月與香港電台合辦一項問卷調查。是項研究以街頭訪問方法進行,選取了四個地區之地鐵站附近進行研究,合共收回六百份。結果發現香港人並不如一般人想像般不開心。綜合各被訪者的主觀開心指數,總平均數為七點二,這顯示被訪之香港人的開心程度達七十分左右。雖然我們未有取得其他國家在近年的數字作比較,但由於指數最低為一分,最高為十分,能夠達至七點二分算是處於中游,可以比美西方先進的國家。舉例而言,在九十年代中,瑞士為八點三分,美國為七點六七分,澳洲為七點五八分;而中國為六點八三分,台灣為六點八九分,南韓為六點六九分及匈牙利為六點○三分(Frey & Stutzer,2002: 35)。看來,雖然香港人的快樂程度比不少地方高,但是仍然與一些先進國家有些距離。

研究也探討各被訪者不同年齡組群的差異,十五歲以下獲得最高分,達八點○二分,這可能與兒童一無掛慮有關。其次是介乎五十五至六十四歲者(七點九三分),他們可能是免疫於當下經濟困擾的人,因為他們比較有財力和人際聯繫。可是,比較低分的組群是六十五歲或以上的老人家,只有六點六七分;這群人士已進入了老齡的階段,身體健康開始走下坡,再加上香港並沒有良好的退休制度,不少老人家在這等年齡若還要工作的話,代表著他們的人際關係網絡也多少出現了問題,缺乏足夠的支援。介乎三十五至四十四歲者得分亦頗低(六點九三分),他們正藉中年,上有父母,下有子女,是家庭經濟的支柱,面對惡劣的經濟前景,面對壓力很大。此外,介乎十五至二十四歲者的得分也是低於平均數,只有七點○三分,他們是青少年,失業率最高,又要面對青春期困擾及人際壓力,比較不開心的情況可想而知。

開心的元素

研究亦有問及被訪者認為有什麼東西最令他們快樂,下列是前五項令被訪者開心及最不開心的處境。

開心處境    不開心處境
  • 休閒/放假/開懷遊玩
  • 工作有壓力/不暢順
  • 與家人關係好
  • 讀書有壓力/表現差
  • 與朋友關係好
  • 憂慮/煩悶
  • 有錢/出糧
  • 與家人關係不好
  • 學業順利
  • 繁忙/沒休息

總括而言,以被訪者提及項目之多寡頻率來計算,下列五大項目概括了開心或不開心的處境,包括:

  • 人際關係與社交網路
  • 自尊與能力感
  • 自由感
  • 個人身心健康和理想
  • 安全感
研究對醫療服務的啟示

從上述的分析,個人經濟狀況並不一定是快樂的最重要元素,我們發現人際關係與社交網路、自尊與能力感似乎更為重要。要令人身體健康,其實先要促進個的心靈健康,包括促病患者的人際聯繫、協助個人釋放潛能,建立自信及維持個人幸福自在感覺。說句老實話,本港醫療服務比以前改進了不少。在政府投放不少的資源後,統整了醫院的聯網制度及改善了醫院設施後,醫院在清潔及護理服務上的確有了大改善。近年,大部份病房安裝了空調,醫院設備似乎愈來愈豪華。我們也發現,有不少的服務在輪侯時間方面是縮短了一些,而醫療人員的態度也見改善了不少。

不過,最令筆者對公營醫療服務未滿意的,就是那種醫療專業高高在上的態度。不少醫生對待病人時常(尤其是長者或低下階層者),在看病時有醫生講沒有病人講。有些醫護人士仍以自己為專家自居,在看病過程中沒有關切病者的自尊及心靈需要,只顧完成任務,忽略病人的心靈快感,雖然醫好了一些身體毛病,卻不一定將人治好。

從本文提及有關個人快樂的研究結果討論,本港之醫療人員必須走出以「開藥」為終結的治療模式。相信有不少的讀者都可能像筆者般希望,在我們看病時最想多瞭解自己為何生病及如何去避免,更希望了解藥物的作用或副作用,是否可以有其他的治療方法等。可惜,不知是否病人太多、或是醫生人際訓練不足、或是過份自以為是、又或是不重視病人權益等,醫生與病人的溝通仍有很多未盡完善之處。有時,病人帶著擔憂的心情來看醫生,然後帶著藥物及更擔憂的心情離開。本港醫療服務之弱點是沒有協助病人充權,而是在醫療過程中令病人消權。

要助患病者復康,令病人活得快樂是重要的。醫療人員必須在處理身體健康的同時促進病人的心靈健康。在此,筆者沒有太多的大計。筆者只希望我們在面對病人時,不要說沮喪的話,且要用真心誠意去對待病人。若我們願意稍微放多一些時間去將心比心的與人相處,並且協助病人傾全力活在當下及引導他們以懷感恩的心去生活,全人治療的模式將較為接近。屆時,筆者相信病人的快樂感將可令他的健康有所提升,共勉之。

參考資料
  • Frey, B.S. & Stutzer, A. (2002). Happiness & Economics. Princeton & Oxfor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黃成榮、陳偉文及江耀華(二○○二),【你活得開心嗎?問卷調查報告】,香港: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
  • 明報,二○○三年八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