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於○二年底公佈一系列的醫療收費措施,其中包括已落實執行的急症室收費。醫管局重申求診病人不論急症與否,均須繳付一百元,藉以減少濫用公營醫療資源。有評論認為新收費訂得過高,會導致部份病人望而生畏,甚至「為錢忌醫」,不能適時求診就醫。況且在未有全面的醫療收費減免機製出台以前就貿然推行,只會造成低收入人士,以及長期病患者等弱勢社群更沉重的負擔。
當局急於推行急症室收費,只不過是開啟一連串醫療收費措施的序幕。新的醫療收費早已在○二年十一月五日經行政會議拍板,為具體執行措施鋪路,負責反映民意的立法會亦無權過問。究竟新收費措施的具體內容為何,對市民民生與病人利益影響有多大,以及反映了甚麼政策理念等都是值得我們關注的。
開徵門診及住院收費
當局將於今年四月一日起,亦即是各項政府服務收費的凍結期完結後,推出急症室收費以外的其他新收費項目,包括調高專科門診和普通科門診收費至六十元及四十五元,收費上升比率分別約為百分之二十二及百分之三十三。打從新財政年度起,每種專科門診藥費會額外收費十元。最近,更有消息傳出,如果藥量服用期超過十二週,每種藥物將收取雙倍費用至二十元。
就著專科門診較大的加費力度,當局所持的理由是加強長期病患者更有意識地依循醫生指示服藥,並適當反映藥費成本。但有立法會議員及病人組織發言人表示,徵收專科門診藥費及調高門診收費對低收入及經濟拮据的病者尤其不利。對不少長期病患者來說,動輒服用十種藥物,並連續服用半年,並不少見。在這種情況下,門診連藥費便會增加至二百六十元,比現時收費多出五倍,不可謂不驚人。
根據醫管局的最新資料顯示,○一/○二年度的專科門診求診數字約為五百四十萬人次(當中已撇除精神科門診人次)。比方說,平均每個專科門診病人,在十二周內需服用五種藥,在新收費措施實施後,當局開徵的新收入可達到三億五千萬元左右。新的減免機制能否紓緩病人及其家庭的經濟負擔仍未可知,但開拓收費空間的意圖卻是路人皆見。
專科門診及普通科門診的收費距離,將會隨著新設的專科門診藥費更加拉闊。當局認為此舉可以鼓勵病人使用成本較低的普通科門診服務。但這種想法未免一廂情願,病人除非得到醫生的轉介,否則無法逕自求診專科門診。若病人因著專科門診收費較高,自動放棄權利,轉而求診普通科門診,恐怕末能滿足病人,尤其是長期病患者對延續性專科照護服務的需要。況且公營部門的普通科門診服務是定額定量的,總不能應付龐大的醫療需求。普通科求診人次低於九十萬人次,遠低於專科門診的求診人次。這一方面反映病人對專科門診服務的龐大需求,另方面亦反過來顯示普通科門診的供應量過低。
另外,住院服務方面,新設入院費五十元,住院費亦由六十八元增至一百元,上升比率達百分之四十七。縱觀而言,上述各項收費上升比率奇高,在通縮時代公營醫療收費不減反加,令人擔心一旦通脹時代重臨之時,豈不會形成調高醫療收費的有利環境?醫管局有意打破醫療收費維持於低廉的水平,並把現有收費機制擺放在較高的平台。假若當局隨後逐年增加醫療收費百分率,新的收費平台將會導致更高的醫療收費。
收窄醫療資助範圍
現時病人需自行購買醫療用物品共有九種,其中包括心臟調節器、眼內鏡、肌電義肢等,費用動輒過萬元。換言之,病人購買這些醫療用物品須繳付全數。若要獲得減免,也須向撒瑪利亞基金作出申請。基金與醫療減免資源的財政來源是不同的,前者是慈善捐款,後者是政府撥款。日後若基金財政枯竭,首當其衝的顯然是貧病交煎的一群。無論如何,把醫療用物品或其他服務摒除於資助範圍以外,對病人的影響是相當直接和巨大的。
最近有消息指醫管局正制訂一份中央藥物名單,以統一各醫院所提供的藥物。雖然各醫院可按個別財政情況自行增加藥物,不過由於醫管局財政緊絀,各醫院應會盡量配合新的名單,以減少醫療資源損耗。新出的藥物並不一定有效,但有效的新藥物若經臨床證實有效,並具有較少副作用,亦未必會列在中央藥物名單內。
有業界人士預料將有兩成病人不能獲配療效較佳的藥物。可供病人選擇的方法有兩種,一是採用療效較低或副作用較多的現存藥物,另一是病人獲發醫生開處的藥單,再到私家藥房購藥,費用當然由病人全數支付。對一些長期病患者來說,常規藥物已不能控制病情,新藥物是他們最後的昂貴選擇。一旦落實這種新措施,藥物收費政策便會同時採取「多用多付」及「用者自負」的雙重原則。
要求病人用者自負,變相擴大病人須自行購買醫療用品的名單,也等於把藥物徹底商品化,把醫療消費(medical consumption)當成是商品處理。私人醫療市場的宗旨是賺取利潤,病人要支付的醫療用品或藥物的費用無疑會超越收回成本的限制。
另一種縮窄醫療資助範圍的手段就是外判服務。現時衛生署轄下五十多間普通科門診,將於今年七月移交醫管局。有揣測指醫管局為減輕財政壓力,有意把門診服務外判給接受家庭醫學專科培訓的醫生。醫管局雖已多次表明暫無意把門診服務外判,但亦從無保證不會把這種措施放作考慮之列。為解決正在醫管局接受專科培訓的醫生的續約問題,把接管過來的「新」服務外判給他們,肯定對醫管局具備一定吸引力。在公營醫療部門內,引入家庭醫療服務固然是好事,但普羅大眾的憂慮卻起碼有兩點。首先,新設的服務或會成為削減現存普通科門診服務量的藉口。另外,外判服務只會引入市場機制,導致病人須付出更高昂的醫療費用。在外判普通科門診服務前,當局必須切實回應市民在這方面所抱持的憂慮。
結語
面對新一輪的收費及資助政策,推出全面及周詳的醫療費用減免機制已經逼在眉睫。醫管局一方面無法低估繁瑣嚴苛的入息審查手段對病人所造成的不良影響,另一方面也不容忽視審查機制所牽涉的財政負擔。當局必須制訂一套清晰的指引,盡量採取寬鬆及簡易的機制,既省時又慳錢,及可避免把有需要的病人排拒於外,造成「為錢忌醫」的困局。統計處估計本港整體人口中有百分之十三患有長期或慢性疾病,人數超過九十萬人,其家庭成員所付出的照顧心力是無可估量的。病人及其家人已蒙受長期病患所帶來的煎熬,若不能切實審視他們的醫療減免需要及財政壓力,他們便會面對疾病及經濟的雙重打擊。
在制訂收費及資助政策及相關減免機制的過程中,不可閉門造車,而應開放渠道讓市民及病人作出參與,以反映他們的具體需要及困難。同樣地,新政策出台,也極需進行檢討及研究,以確保沒有人會因為經濟原因而不能獲得醫療服務,也沒有病人會因為收費及資助範圍收窄而面對醫療及康復質素下降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