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流而上 忠誠服侍病人-方林少梅

「疫」流而上 忠誠服侍病人-方林少梅

 余靄明 
人生有多少個十年?若你回望過去的每個十年,可有察覺生命的軌跡與上主的足跡?這次被訪者方林院牧,與讀者分享她人生不同的十年,如何在當中經歷主並踏上院牧服侍之路。

頭兩個十年:成熟長大

方林院牧在50年代一個草根大家庭出生,上有兩姊,下有兩妹一弟,作為老三的她,小學四年級已懂得煮飯,三代同堂一起居住,在愛的家庭中長大。她自小已經得著嫲嫲的疼愛,跟她關係深厚。「當年我在一次意外受傷,手指指甲全部脫落,要有一段長時間綁上繃帶,洗澡需要嫲嫲幫手。」當22年前嫲嫲安息主懷,方林院牧哀傷心痛,至今仍難忘那份情懷,幫助她能共鳴病人家屬失去摯親的哀痛。

雖然方林院牧在基督教背景的學校讀書,自小懂得背誦主禱文,但沒有特別感受,家庭也是信奉民間信仰。「記得爺爺離世時的印象,他的眼神充滿絕望,令我感受到『死亡是一種隔絕』。」

父親是手製旗袍師傅,方林院牧在小學畢業後,就得到父親安排,請師傅教她做衣服。於是她日間工作,晚上在夜校讀書,勤奮用功,更考獲前三名,當時她希望投考公務員,做到退休就可以獲得長俸。想不到,她在夜校讀書期間,認識了一位男同學,成為她的丈夫;十八歲已成為一位年輕的母親,改變了她對人生原來的想法。

第三個十年:認識信仰

三十歲那年,正值1989年。作為雙職母親,既忙於工作,又要相夫教子,營營役役的生活中,某天,方林院牧跪在床上求問上天:生命有何意義?她感覺到世上有一位主宰,但她還未認識。

兩年後,同住的翁姑患上末期腎病,一位同事見到方林院牧在照顧家庭方面壓力很大,於是邀請她出席「彩虹佈道會」。她在當中感動決志,成為全家第一位基督徒。可是當時丈夫知悉後,竟然嚷著要與她離婚!方林院牧跑到教會求問牧師,牧師與她分享:「當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使徒行傳16:31)其後,她再常常靈修靜思,「上帝告訴我,我所面對的是為祂受苦。」結果許多年後,丈夫終於願意跟她上教會。

第四個十年:呼召路上

1996年,丈夫回國內工作,方林院牧有機會參與教會的夏令營,其後開始參與教會的事奉,並於1998受浸加入教會。到了1999年的夏令營,教會師母在營會內問她:如果有一天,上帝呼召你做傳道人……「當時的我,斬釘截鐵的說上帝不會呼召我!」但在翌年營會,在一個默想環節,她看見一個相機鏡頭,映出藍色的光亮與無雲的天空,又有棕色的山崗,並想到這段經文:「我的羊在諸山間,在各高岡上流離,在全地上分散,無人去尋,無人去找。」(以西結書34:6)「當時我清楚自己蒙神呼召牧養主的羊,並願意回應作全職事奉的呼召,但當時未有即時進入神學院接受裝備。」

直到2002年,方林院牧再次在教會的夏令營經歷神。「當晚講道的經文是猶大書20-21節,提到『……在至聖的真道上造就自己……』,令我有很深刻的感動,在信仰上要接受更多的裝備。」於是她重回夜校讀書,至2006年畢業;當學歷資格符合後,就在2008年報讀牧職神學院的兼讀神學課程。

第五個十年:裝備服侍

2010年9月,方林院牧正式入學接受全時間裝備。她由證書課程開始讀起,然後進到文憑、學士課程。「50歲先開始讀神學其實不容易,但這段日子憑著神的應許走過了。身邊也有不少同學幫助,例如最初我不懂打字,只會將功課寫在紙上,有同學主動問我要不要幫手打字。其後,我努力嘗試,更學會倉頡輸入法呢!」但當時她還未知道,神將來想要她做甚麼,只知道神要她學習成為僕人—順服、謙卑、忠誠。

2013年,方林院牧有機會跟自己的教會到靈實胡平頤養院負責一個佈道會,其後該年暑假,她在該院實習,及後一年在靈實司務道寧養院繼續學習服侍,包括院友崇拜聚會、帶領福音性小組查經、探訪病人等,深化她對院牧服侍的認識和負擔,並於畢業後在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修讀暑期臨床牧關教育課程(CPE)。經督導介紹,最初方林院牧在九龍醫院服侍了一段時間,及後神帶領她進到現在服侍的地方—廣黃院牧事工。

「2015年,我還在『回聲谷』服侍,然而因為需要同工,廣黃團隊的鄒院牧想起我於2009年曾接受廣黃探訪義工訓練,於是推薦我加入成為同工,至今服侍已踏進第六年。」

院牧服侍的體會

過去一年的疫情,因著醫院實施緊急應變級別,院牧未能到病房常規探訪,讓服侍多年的方林院牧帶來最深刻的體會。「雖然疫情帶來限制,卻提醒自己要心意更新去面對服侍上的變化,仍要持守牧養的信念,『疫』流而上,繼續關懷病人、家屬及醫護人員。」方林院牧不時透過視像接觸關懷病人,她記得當中曾牧養一個臨終個案:一位年約五十歲的女士患上末期子宮內膜癌,由未信主的姊姊轉介。鑑於病人身體虛弱,方林院牧只能把握十五分鐘時間透過視像與病人及家屬接觸,為此她預備了充足的探病資源,包括把握機會透過護士將單張、五色珠先交予病人,又預備兩首詩歌在接觸時分享。感恩病人初次見面就願意決志信主;幾天後,病人轉到善寧之家接受紓緩治療,轉院後翌日在家人陪伴下離世。方林院牧表示,縱然疫情下探訪有限制,感恩能夠透過視像仍能作遙距牧養關懷。

要保持牧養的質素與服侍的心志,方林院牧認為自己先要被牧養才可。她持守「行動、反省、再行動」的信念,每天服侍後會將當天接觸的其中一個個案再作反思,又會閱讀《慈聲》的「探病反思」欄目作為參考。她亦會報讀及參與一些與生死教育、輔導相關的課程及講座,並與其他院牧分享服侍上的情況,互相鼓勵。雖然方林院牧邁向退休之年,但內心仍然火熱,不僅預備服侍上的傳承,更祈求主使用她在其他場景繼續服侍,實踐其服侍的座右銘:非以役人,乃役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