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關顧臨床指導證書課程

心靈關顧臨床指導證書課程

 整理:連德恆 

「心靈關顧臨床指導證書課程」原定於2020年2月舉行,然而新冠病毒疫情突如其來,持續反覆,令課程再三延期。雖然經過多番的波折,感恩課程最後於2021年2月25至27日於沙田神託會靈基營舉行,來自八個院牧團隊共十位同工參與,一同交流學習。經過三日兩夜的密集訓練營會,眾人都感到獲益良多,並建立更深厚的情誼。本文將輯錄同工們的營後反思,期望把課程點滴以多角度呈現。

是次課程為院牧聯會首次舉辦,為的是回應院牧業界對臨床指導的需要。課程導師盧惠銓牧師在《課程手冊》的《序》就寫下對訓練營會的期許:「為配合教牧、神學生及探訪義工的病患牧關教育,提升臨床學習果效,醫院內必須備有稱職的臨床指導,為受訓學員提供適切的臨床牧關示範、指引、介入及評估。此課程旨在幫助資深院牧轉化豐富臨床經驗為教學資源,掌握有效的臨床指導藝術,達致教學相長。」

營後總結

是次臨床指導課程主要以理論傳授與經驗反思並重作為設計原則。課程導師除了預備教學和學習理論等基礎知識,更於事前收集參與同工的相關經驗和反思,浸信會醫院姚慧施院牧在其營後反思就這方面扼要分享:「參加者需於營會前先完成預習,在臨床指導的理論與經驗上作出自我審視、反省。當收到營會手冊時,的確會心微笑,導師已細心把各參加者的預習詳盡分類展現,以至同工於營會裡進行分組討論時,更積極投入。」課程度身訂造討論和交流材料,以示範經驗學習的教學模式,讓同工們可以親身體驗臨床指導教學的神髓。

學習從經驗反思開始,大埔醫院招慧敏院牧對反思臨床指導探訪義工的培訓基礎尤為深刻:「其一就是怎樣才能使有心人士的參與對院牧事工帶來真正的幫助?其二就是怎樣的服侍才能叫關懷對象得到真正的益處?第三就是怎樣的服侍才會使教牧、神學生及探訪義工的生命真正得著造就?……深思之下三者均有其重要性……怎樣取得平衡和帶來真正的益處呢?」

的確,義工不單是義務付出,也是院牧的牧養對象,培訓義工必須提供事奉的動力和益處。沙田區院牧事工張麗碧院牧看到相關重點:「義工堅持在醫院服侍的原因:第一,找到價值和意義,以致長久委身。曾經有一位培訓學員哽咽地告訴我,當他為一位無法回應的病人祈禱後,病人流出眼淚……類似的經歷都能讓他們堅守崗位;第二,感受到在義工團隊中的歸屬感……(他們)帶著同一事奉目標而努力的。」

然而,參與義務臨床關顧的牧者及弟兄姊妹來自五湖四海,九龍醫院林國基院牧就指出多元帶來的挑戰和思考:「原來單單要協調大量來自不同背景的義工與院牧部的期望,院牧同工很可能要花上大量時間來處理墮入期望落差的困境。……通過課程學習,透過招募義工面試及訓練課程等渠道,讓有心人士及院牧同工更能彼此瞭解雙方的期望,避免在服侍時出現太大的落差……」是的,整個培訓過程就是一個互相交流溝通的場景,讓整個義務探訪團隊聚焦同心服侍。

關於實踐部份,課程匯集了院牧業界的本地臨床指導經驗,綜合成為四個任務和眾同工分享交流,前基督教聯合醫院劉麗儀院牧作了一個精簡的總結:「第一是『示範』(demonstration),指導需要與學員建立信任關係,設立清晰範圍及焦點,更要樹立正面榜樣,才能有效作示範;第二是『指引』(reflective instruction),要清楚解說遵從指引的背後原因,這是很重要的部份;第三是『介入』(intervention),關心學員處於難處時,引導他們明白所需學習的重點,有助他們成長更新。第四是『評估』(evaluation),臨床指導要帶著愛作出評估,才能對學員的探訪實習有所幫助。」以上四個任務涵蓋了臨床指導經驗學習的基礎骨幹,也成為各院牧團隊按各自處境及團隊文化建立培訓的根基。

因著心靈關顧更是以人為獨立個體的人性化靈性牧養,課程除了提供系統性的培訓架構,亦專注於關心學員個人生命關懷。律敦治醫院王璇牧師為此有以下的分享:「要關懷者懂得如何關懷病人,他先要經驗被指導員關愛和牧養,指導員要言行一致,實踐所教導和指引的;以生命影響生命,好叫關懷者從觀察和經驗中學習,他們的生命被栽培和造就,成為有愛心的關懷者……」她的同工司徒仕麗院牧進一步補充:「作為指導必須培養出一份牧養心腸,這才是重要的思考,若我不懂關心學員,學員也學不懂關心他人……所以必須在上帝裡常自我檢視,坦誠面對自己,不管自己有甚麼優點與限制,我都是上帝喜悅的,並且學習接納與自己不同的學員。」

十位參加同工雖然來自不同背景、醫院類型和服侍年資,在這三日的課程裡卻充滿真誠豐富的交流,不但增進彼此認識,建立主內情誼,並相互支援。基督教聯合醫院郭靜嫻院牧就分享參與課程的親身體會:「課程編排豐富,每個環節互相緊扣。在個人、小組和群體中都有足夠空間思考、發問、討論、彼此聆聽或分享。臨床指導經驗不再是口述傳統,而是具體地經過重點分析、研究、小組討論,可以建構成一套有專業知識的學術手冊。」

當然,課程雖強調理論整合,亦不忘實際應用層面,北大嶼山醫院李嘉琳院牧就表達是次學習對其團隊是適時支援:「作為新近成立醫院的院牧,剛建立好病房義工探訪團隊之時,又適逢遇上疫症的限制,此課程能幫助團隊於日後再訓練義工時,有更仔細的安排,以及提供更多資源參考,讓義工更有把握和信心作探訪關懷,成為醫護的好夥伴,也成為病人的祝福。」

最後,追本溯源,心靈關顧是靈性的交流,就以沙田區院牧事工曹銘恩院牧的生命反思作總結:「最重要的是,課程讓我領悟到『生命必定影響生命』,而指導的工作更是結合技巧及生命的服侍,使我明白到技巧的整合,及至每次指導後的反省,原來也是『行動、反省、再行動』的延續和深化。深願院牧事工聯會繼續再辦這個深具意義的課程,讓院牧同工可以一同反思、造就和勉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