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聲牧語:疫示有情人

慈聲牧語:疫示有情人

 羅杰才     院牧事工聯會總幹事 

雖然二○○三年只過了一半,但歷史將會寫下這一年,香港人更會以這一年作為驕傲,因為這一年出現了SARS。醫療人員的勇敢無私,全港市民的堅毅齊心,贏得全世界的尊敬。歌手張學友在香港電台主辦的《凝聚每分光感謝大會》作壓軸演出時說︰「我已經很久很久沒有以作為一個香港人而感到驕傲,但經過了SARS之後,我再一次為自己是一個香港人而覺得驕傲。」他說出了不少香港人的心聲。

二十三條立法,使不少香港人以為「一國兩制」,從此劃上句號,香港的前途亦不再有希望。但七月一日的大遊行,不單刪去了句號,更寫出歷史的新一章。這一次五十萬人和平遊行,已經成了人類歷史上的一件奇蹟,不論中西古今,亦未曾有過。這一趟的遊行對日後中國的民主進程,將影響深遠。一夕之間,香港人又一次證明了自己的勇敢、理性、和平。

作為一位關心社會的基督徒,故然關心中國和香港的民主、自由、法治,但在這裏,只想集中談一談和院牧事工相關的事。然而,事同一理,我們在抗SARS方面的表現,和抗二十三條的表現,內在的因素是相同的,往後的努力也會是一樣。

在七月十八日,院牧聯會與基督徒護士團契和醫生及牙醫團契聯合舉辦了《疫示有情人──SARS後如何建設有情的醫療文化》公開聚會,並邀得沈祖堯教授和高永文醫生主講。我們舉辦這個聚會的目的,不單是希望延續SARS期間在醫療界燃起的復興之火,更是希望能喚起教會和弟兄姊妹們,把握這個時機,進入醫院這一片「田」,開墾、播種、施肥、收割。這是我們一直以來的呼籲和期待。

二十三條立法,錯打正著,造就了香港人的民主覺醒;SARS也是一樣,它使醫療人員的形象提高,士氣提升,院牧事工亦受到重視,教會的角色受到肯定,形成了一個最有利教會發展醫院關懷及福音事工的時機。但由於醫院不是一個無條件開放的地方,在SARS之後,進出醫院,接近病人,將會受到更多的限制與要求。因為病房的管理會更嚴,探病的限制也會更多。

鍾尚志教授曾經說過︰「SARS之後,很多的事情,將不會一樣。」其他的不說,醫院就一定會改變。遠的不說,若SARS真的成為風土病,每年來襲一兩次,就是不再釀成大災,也使整個社會再次陷於驚恐,醫院的院牧服務,也將大受影響。這一點,從疫區除名到今,醫院的探病限制仍遲遲不除,大家就可以知道。因此,若要使院牧服務,也就是醫院關懷事工、福音事工持續下去,我們必需作出更多的應變。

SARS 後如何建設有情的醫療文化(醫院牧關事工),結合醫院裏工作的弟兄姊妹會是重要的一環。換言之,就是要發展和牧養醫療界的基督徒,並且與他們同工。本來醫院裏工作的弟兄姊妹應當是優先關懷和牧養的對象,正如教會中的事奉人員,應當得到更多的關懷和牧養一樣。但因著人手有限,院牧就是單單關顧病人已接應不暇,對醫療人員的牧養也就難免有所不足了。然而,若從事工的發展方向上看,牧養醫療人員已是當急之務,也是首要任務,SARS後醫院的基督徒和院牧也應有更緊密的合作。

SARS後防疫成了醫院的首要課題,病室的管理必會更嚴,探訪義工的要求與限制也必然增加。院牧服務一向以來都是院牧和探訪義工配搭進行的。倘若日後探訪義工受到太多的限制,必然會嚴重影響整個服務,這一點相信是各院牧室要認真面對的問題。

增加防感染的培訓是必需的,因為我們必需使醫院相信義工不會增加風險。良好的管理和優質的訓練同樣重要,倘若我們可以展示訓練的方法與水平,相信亦會使院方增加信心,當醫院清楚院牧和探訪義工的確有助病人康復,必然不會把我們拒諸門外。院牧聯會目前正致力在這方面的事工,希望與各院牧室面對SARS後的挑戰。

從SARS的經驗知道,抗疫成功,是因為全民參與。經此一疫,我們更清楚只靠小部份的基督徒醫療人員、院牧和探訪義工,是絕對不可能承擔醫院關懷事工,而必需有廣泛的教會支持。正如我們不能靠民主派去爭取民主,若沒有五十萬人參與,七一的結果亦不會如此驕人。雖然往後的路,或許比之前更難走,但卻更有希望,問題是有多少人願意攜手同行。人越多,成功的機會也越大。當香港更多基督徒、更多教會也重視醫院牧關事工,一個有情的醫療文化是可能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