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道42──灣仔浸信會

活道42──灣仔浸信會

 思澄 

活道,是灣仔邊陲的一條小街,最特色的是有一排窄窄的矮樓,一排小小的店舖,這裡裝載著厚厚的文化氣色,呈現另一種生活的美態。灣仔浸信會遷到這裡不覺已經三十年了,自然亦溶入了活道之中。

聽唐榮敏牧師娓娓道出教會的歷史,真教人幾分感嘆,幾分感恩,幾重感受。「教會早期在灣仔道那邊,發展也不錯。但十年過後,因人事問題,流失了不少信徒。二百多人的教會,只剩下三四十人,這個情況維持了七年左右。直至到當中一些弟兄姊妹痛定思痛,重建教會的心才漸漸凝聚。大概二十年前,教會才再重新踏上另一個階段。」

教會的健康與增長,牧者的質素和穩定是不可或缺的條件。有份經歷這個轉變的唐榮敏牧師,當年是在加拿大大學畢業回港工作。已在外國信了主的他,感到這教會人數雖少,也難得簡單,就成了其中一位弟兄。後來,他蒙召,又再返回加拿大修續神學,畢業之後,就回到這個有待重建的教會,開始他事奉生涯的第一頁,十七年來,不曾改變,更為教會寫出新的一頁。「在開始的時候,雖然自己也算是教會的一份子,但始終不是在教會中長大,對往事也不太瞭解,所以凡事也要探索。」

一步一步的走,唐牧師使灣仔浸信會走向健康和增長。「現時,教會大約有三百人,以分齡方式牧養。年齡層方面,十八歲至四十五歲大的佔了七成,而其中二十五至三十的最多。為了適切信徒的需要和符合靈命素質與信徒人數的增長,教會以基督教教育為主幹,將團契與主日學結合,又將主日學改為聖經學校的模式。每一個禮拜都會有一次,既是團契又是學習的聚會,是弟兄姊妹相交和成長的時間。」似乎是最簡單和古舊的模式,但因著有心人著實的利用,就顯出了活潑的果效。

談到對院牧事工的參與,原來亦是由醫院開始。「當我返港事奉的第一年,不幸的跌斷了腳,因此就入住了大口環的麥理浩復康院。在那段日子,經驗到一些基督徒物理治療師『特別』的照顧,令我感到醫院是一個很適宜表達愛的地方。所以,康復後我就成了麥理浩的『義務院牧』,這並非有院牧部邀請我,只是自己把那裡作為一個實踐牧職的地方,也帶領教會每月有兩次在那裡傳福音。如此一直維持了十年。」有人因傷成病,但唐牧師卻是因傷而愛,並且愛得長久。哥林多前書十三章的愛篇,提到愛的第一個條件是恆久。那不單是恆久忍耐,也要恆久恩慈,恆久信實……欠缺了恆久,愛將無法結晶。

「後來,律敦治醫院要興建,我們灣仔區的教牧同工團契感到應當開始這裡的院牧事工。由於我們的教會有參與麥理浩的經驗,所以十分容易就投入律敦治醫院的院牧事工。無論傳道人的參與,弟兄姊妹的投入,都毫無困難。

到了近年,由於灣仔區的牧會不少都願投入,為了使更多教會也能參與,我們除了在行政上以事委身份參與之外,活動參與則願意退居二線,但在經濟上卻不減支持,現時仍然維持每個月幾千元給院牧事工的奉獻。而弟兄姊妹除了會參與部份律敦治醫院的活動之外,更會到瑪麗、伊利沙伯、浸會等醫院服務。因為這樣才能保持他們有足夠熱心。」付出而不求佔有,耕耘而不問收穫,這豈不正是豐盛生命的原則嗎?看來,灣仔浸信會不單選址在活道,更是深明活道。因為聖經的真理,他們並不擱在書裡,而是行在生活之中。

歲月並不會使教會老化,紛爭帶來的傷痛,亦可以醫治復原。今年剛好是灣仔浸信會立會四十二年,而教會亦正重新裝修,一切就像新的一樣,充滿朝氣活力。持久的委身、不懈的學習聖經、無私的付出,正是活道四十二號,灣仔浸信會四十二年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