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黃院牧事工

廣黃院牧事工

院牧觀察或知悉醫院、醫護的情況、需要

當醫院因應疫情啟動「緊急應變級別」時,廣、黃兩院的床邊關懷、病人崇拜、醫護員工聖餐崇拜、小組、各類義工探訪服侍及活動亦相繼暫停。院牧只能回應經院方批准的臨終關顧轉介,才可以進行探訪。

在疫情影響下,院牧為著未能親身接觸及關懷病友,與他們分享愛的福音,心裡倍感焦急之餘,更惦記著病友的心靈需要,誰來聆聽他們內心的嗟嘆與感受,誰來陪伴他們面對各樣的失去,甚至離世?以往院牧認為能探訪病人是理所當然的服侍,如今體會到原來有心也不一定有機會……

這段時期特別牧養個案
個案1:大使命與疫境—危機關懷

某天,醫護應病友家屬的要求作緊急轉介,醫生表示病友的情況並不樂觀。疫情以來,院牧一直只能在電話裡與轉介者為病友禱告。

禱告完畢後,神為這病友開了一扇門:病房經理准許院牧為病友作臨終關懷。當天病友在家人的鼓勵下決志信主。其後院牧再次取得院方批准探訪病友,也是最後一次的探訪。當時病友因肺炎氣促得很厲害,當院牧、病友及家人一起禱告後,病友的氣促停止了並平靜地安睡。病友的女兒在床邊亦感受到從神所賜的平安,雖然她已有一段時間沒有上教會,但因著看見神奇妙的作為,表示願意當疫情過後再到教會聚會。神的安排往往很奇妙,讓病友能感受到祂的作為,家人也有足夠時間陪伴病友。不久病友離世,院牧為病友安排安息禮,為病友的生命劃上完美的句號。

疫情之下,院牧做好個人防護裝備,遵循防疫指引,不怕進入病房,凡事的發生,都有神的允許。「若是你們的父不許,一個(麻雀)也不能掉在地上。」(馬太福音10:29下)因為神才是使人得平安與豐盛喜樂的源頭。

個案2:大使命與疫境—超乎所想所求的時機

復活節前,一位教會傳道人轉介一位需要接受緊急手術的病友,其手術已完成,但全身仍插上儀器,因未能進食,故身體虛弱。病友是一位信奉傳統民間信仰的婆婆,數年前丈夫在病床決志信主,後來因教會幫助丈夫辦理安息禮拜而接觸教會,但當時婆婆對福音仍感到抗拒。然而,婆婆入院後向傳道人表示,希望百年歸老後可用基督教儀式進行喪禮,因此傳道人轉介院牧探訪。院牧除了透過電話關心婆婆外,也利用醫院地下大堂的代轉服務,送上小冊子、祝福單張、小天使及十字架飾物給婆婆。

復活節前兩天晚上,院牧在電話中關懷這位素未謀面的婆婆,不料她竟然有精神聆聽耶穌復活的故事,並早已將院牧送贈的五色十字架掛在床上。原來婆婆一面聽著院牧分享福音,一面清楚地看著五色十字架而決志信主。往後的日子,院牧再詢問婆婆,她回答︰「有永生的把握並願意接受灑水禮。」直至婆婆出院後,院牧繼續使用電話與婆婆進行栽培。

想起在四福音裡記載了耶穌在世上所行的許多神蹟奇事,如今耶穌仍然在醫院繼續行奇事!耶穌說:「我告訴你們,舉目向田觀看,莊稼已經熟了(原文作發白),可以收割了。」(約翰福音4:35)耶穌將傳福音及領人歸主比擬為收割莊稼,看到莊稼發白是歡呼的時刻。其實一個人願意信主是經過長期的耕耘,例如有人素來依靠自己,轉而向神禱告;有人心田剛硬,逐漸地柔軟下來。人心改變,直到願意信主,都是神的作為。

在疫情中,探訪和實體聚會雖被停止,但不等於停止牧養,未能床邊關懷,就嘗試變通,透過文字、電話及網上媒體等來進行心靈關顧。院牧第一次透過網上媒體與小組組員分享信息,也是一個難得的學習及體驗機會。

個案3:大使命與疫境—獨特處境的適時牧養

因應疫情緣故,所有教會停止聚會;卻有一道服侍醫護和員工之門打開。於復活節前,廣、黃兩院的院牧分別在大堂詢問處及院牧室派發獨立包裝的聖餐餅杯,事委會主席牧師也錄影了守主餐的影片,讓大家隨時在獨處安靜的時刻領聖餐。有服侍對象回應︰「在疫情下雖不能上教會,院牧的安排讓自己也能獨處安靜紀念主,銘記主的愛和犧牲。」另一位姊妹表示:「已經許久沒有領聖餐,現在可以在受難節藉聖餐記念神的救恩!」這些回饋使院牧有更大動力繼續服侍。

個案4:大使命與疫境—傳承福音使命的牧養

某天,醫院一位護士向院牧表達,她盼望院牧能關懷並傳福音給一位已用呼吸機很久、但仍有意識的病友。當時院牧未能進入病房,唯有錄音與護士分享傳福音的要訣,鼓勵她祈禱倚靠聖靈,並轉交一些傳福音的簡易工具予這位護士。其後,神感動她與病友分享福音。深信主喜悅每位基督徒醫護為主踐行福音的大使命,讓人在軟弱的生命中能夠與主相遇,經歷到那位滿有恩典憐憫並能醫治人身、心、靈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