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腫瘤中心遇見她

我在腫瘤中心遇見她

 黃細妹 香港浸信會醫院院牧  

一天早上,院牧收到腫瘤中心的緊急轉介,便立刻前往回應。眼前見到一位身形瘦削的女病人坐在輪椅上流著淚,臉容顯示身體很是疼痛,在旁的姊姊也顯得哀傷與無奈。院牧沒有很多說話,只是安靜地站在這病人旁邊陪伴,遞上紙巾,輕輕搭著她的身體,慢慢開始彼此間的對話。

人到了盡頭才看見神

原來芷茵(化名)是肺癌復發,她兩年前首次發病,已完成化療及電療。好過了一段時間,最近身體再次感到不適才得知肺癌復發,而且癌細胞已擴散至腦部及身體多個器官,進入末期階段。醫生表示再沒有治療性的藥物可用。對她來說,這是個晴天霹靂的消息,實在令她難以消化。院牧陪著芷茵,她流著淚來抒發內心的無助、不忿與恐懼。最後,芷茵接受了醫生的建議,即時入院用藥止痛紓緩。待她辦理好入院手續後,院牧再次到病室探訪她,聆聽她在這段日子身體怎樣受盡疼痛折磨的經過,院牧就這樣與芷茵建立了初步的牧養關係。

芷茵入院的第二天,身體的疼痛稍微得到改善,情緒也稍為平靜下來。院牧除了關心她的身體和情緒外,也關注她的人際網絡與靈性上的需要,例如有哪位家人可作支援,以及她所記掛的人和事情。芷茵亦漸漸開放與院牧分享她的生命故事。

芷茵雖然是單身,但有很多兄弟姊妹,因是家中的幼女,甚得家人疼愛。可是父母和其中一位姊姊都因癌症先後離世,故當她發現自己癌症復發,也心知不妙,可是沒想到病情會差得如此快速。芷茵原先沒有宗教信仰,但樂意接受院牧的關心和祈禱。在當天探訪中,芷茵分享到心中面對很多愁煩和憂慮,癌症的復發突然令她感到惶恐不安,她問院牧怎樣才可有平安?於是院牧與她一起看聖經和分享福音,就這樣芷茵當天便決志信主。院牧領她一起祈禱後,看著她開始經歷心靈裡的平安。

完成未了之事

院牧從芷茵入院開始,差不多每天都去關心和陪伴她,很多時間聆聽她的生命故事。院牧經評估過與芷茵已建立了信任的關係,故嘗試了解她有沒有未圓之心事。其實芷茵可算是沒有太多牽掛,唯一是她掛慮在入院前未有機會處理將來關於遺產的事,可是當下她的病情漸差,已令她無法出院,心裡自不然也感兩難。院牧於是鼓勵她跟姊姊商量,可考慮委託律師前來醫院協助辦理這些事情。院牧也與她一同為這些事禱告交託主。後來當芷茵處理好這一切事務後,心靈也感如釋重負。

院牧把握每次探訪芷茵的機會,多些陪伴和聆聽她的心聲,有時與她一起聽詩歌,有時用聖經的說話來安慰和堅固她的信心,讓她對主耶穌有更多認識;有時也會教她祈禱。芷茵最喜歡院牧和她一同禱告,因她感到祈禱最能讓她心靈感到平安。

過不多時,芷茵的病情每況愈下,在外地的家人也陸續回港前來探望陪伴她,尤其是已信主的嫂嫂十分關心和照顧她,且安排教會牧者前來探望,在芷茵清醒的日子,還在眾親人的見證下接受了水禮。之後,芷茵的痛楚每天加劇。一天早上,院牧見她的痛楚稍為紓緩,嘗試與她展開「死亡」的談話,幫助她從聖經中認識死亡的觀念,和關於永恆生命的事情,讓她知道死亡是信主的人進入天堂的必經階段,並鼓勵她靠緊主耶穌。芷茵比院牧想像中堅強,沒想到她明白亦能接受自己將會面對死亡,還請院牧為她祈禱,希望主耶穌快些接她返回天家,免受痛苦。院牧看見芷茵確實經歷到主的同在和心靈裡有平安。最後,芷茵在家人的陪伴下安然離世,安息在主的懷中。芷茵由入院到離世不足一個月,這段期間院牧見證著她由最初的恐懼到往後能接納死亡的來臨。這份勇氣和心靈的平安,院牧深信唯有神才能給予她。

給院牧的信仰啟迪

這個臨終關懷個案幫助院牧更深體會主賜的平安是何等真實和寶貴。主曾說:「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16:33)疾病可算是苦難的一種,特別罹患癌症是一個十分複雜和難以圓滿解釋的過程。基督教的信仰並不是要把苦難昇華,亦不是要逃避苦難,而是耶穌要與我們一同面對人生種種的苦難。主耶穌早已向門徒說過,我們活在世上,面對苦難是難免的,信徒亦沒有豁免權,因為主耶穌沒有應許天色常藍,應許我們在祂裡面有平安。院牧與芷茵的相遇,雖是在醫療上看似盡頭之時,卻能給予她一份愛的關懷,讓她的心靈多得一點支持,有多一個人陪她走人生最後一程,也就藉著這樣的牧養關懷,把她帶領到主耶穌面前,讓她能與主耶穌相遇,得與神和好,在主裡尋獲真正的心靈平安,進入安息。

參考書目:
陳一華著。《癌情心語:靈性關顧的藝術》初版。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有限公司,2016年7月。
謝建泉等著。《善別—向臨終者和逝者告別》初版。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有限公司,2010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