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紓緩病房遇見上帝寶貝的女兒

我在紓緩病房遇見上帝寶貝的女兒

 王惠心 基督教靈實醫院院牧  

阿芳(化名)進院的時候,已經是末期的癌症病人,雖然她可以自由行動,但胃部被腫瘤擋著,難以進食,需要使用胃喉吸收營養。有一次通往胃部的喉管塞了,令她痛苦了許久。本來要放東西進喉管擴大寬度,但醫生表示有危險不能做,如果甚麼都不能做,那她豈不是要活活的餓死,這個處境已經夠差勁了。還有,她的家庭在上海,在香港她只有年老的母親。

阿芳是一個非常剛強的女子,很少說話,也不多分享心事。就算她經常吐出血絲,也毫不懼怕,更是自行處理吐出來的血和胃喉,所以院牧要關心她並不容易。

關心院友所關心的人和事

院牧首先關心阿芳最緊張的,就是她的母親。在上帝的安排下,院牧有機會陪伴阿芳走出病房,坐在走廊的座位上,她慢慢放鬆自己,道出心裡的話。原來阿芳來港,主要是照顧在港生活的母親,母親年紀大,在香港又沒有親友,阿芳來港後住在母親狹小的單位裡,日日工作,捱得很苦又很受氣,其他兄弟姊妹都沒有伸出援手,只有她願意擔起這個責任。院牧欣賞她的孝心,並強調上帝會幫助她看顧她的母親,但她並不信神,只是有禮地接受院牧的探訪。

發掘院友生命中的美好片段

由於阿芳的家人在國內都有自己的工作,只來港探過阿芳一次。每天只有母親來探望她,彼此見面大都是相對無言。院牧盡量多去陪伴阿芳,跟她回顧人生的不同階段。院牧隨著聖靈在心裡的引領下,與阿芳談到她年輕的日子,以及那個年代的一些經典名曲。阿芳的眼睛突然發出光芒,還不斷述說這些歌曲的原唱者是誰,如何動人動聽等等。院牧在旁靜靜的聽著,插著胃喉的她用沙啞的聲音在獻唱,且唱得真好呢!院牧意識到唱歌是阿芳的興趣和理想,但為了生活她放棄了。雖然背後帶著無奈,但那一天,「我曾經年輕,我曾經充滿理想」的想法被喚起了,年青時的夢想,點燃起阿芳的生命力。院牧下一次探訪她時,用手機播放幾首她喜歡的歌曲,她十分高興,在生病的時刻,上帝安排了院牧當她的知音人。

了解尊重院友成長的背景和習慣

阿芳一開始就說明她在鄉間生活,那裡人人都膜拜祖先,沒有機會認識上帝,她也不想改變,她覺得耶穌是外國人的神,不屬於中國人的。院牧尊重她的意願,一直沒有與她再「談」信仰。直至她要轉院,再次插喉,面對這隨時的危險,院牧徵得她的同意,為她禱告,也教她向上帝祈求。感謝主,她成功整理喉管平安回來,並開始親身經歷上帝。她主動對院牧說她自己也有祈禱,院牧為她不再抗拒信仰而感恩。

按著院友的步伐分享永恆盼望

隨著病情愈來愈重,阿芳不得不面對將會離世的事實。一直以來,她和母親都抱著機會甚微的希望,因為她們不甘心阿芳如此勤勞、如此年輕有用的生命就要結束。這個時候,院牧開始與阿芳談到人生的公平和死後的世界,談到耶穌的拯救和我們的關係。阿芳感嘆一生身不由己,多麼勤力,也換不到甚麼成就,賺不到幾個小錢,被人輕視。院牧體會她言辭背後的傷感,覺得自己微不足道,好快就會消失於人間,家人及兄弟姊妹的表現,彷彿顯示她沒有甚麼價值,就算要離世也沒有人緊張關心。院牧告訴阿芳︰「你是天父寶貝的女兒,祂願意用生命來交換你。上帝帶領你來這間醫院,因為祂寶貴珍重你,醫護人員都盡力讓你活得好。」阿芳聽到好感動,在醫院中她確實感受到醫護人員對她和母親的重視與關愛,感受到院牧真誠的關心陪伴,上帝這份愛是她經歷得到的。
阿芳喜歡的歌曲【天路】,有這幾句歌詞「那是一條神奇的天路,帶我們走進人間天堂」。院牧藉此分享真正的天堂是一處如何美好平等,實現希望的地方,她靜靜傾聽,院牧再次問她是否願意成為上帝的女兒,以尊貴的身分離開世界,想不到,她肯定的回答︰「好」。往後上帝還賜機會和時間,讓她更多認識信仰。

院牧向阿芳介紹【雲上的太陽】這首歌,她第一次聽就很喜歡,並默默地流淚。後來阿芳清醒的時間愈來愈少,院牧在她床頭放置了錄音機,經常播放她喜歡的歌曲以及【雲上的太陽】。因著上帝的憐憫,在社工的協助下,阿芳的家人最終趕及在她離世前一晚再來見她,並出席阿芳的安息禮。「將卑微的安置在高處,將哀痛的舉到穩妥之地」,這是上帝給我們的應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