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偉彪
懼怕成為家人的負擔
「自己病已經夠辛苦了,還要家人奔波照顧,真是累己累人!」這是不少病人,尤其是長期病患者很深的歎息,害怕自己成為家人的負擔。若不妥善處理病人「累己累人」的心態,他們可能會有自我刑罰的行為,例如:拒絕別人的關懷,甚至拒絕進食,變得抑鬱,悶悶不樂。這不但使病人身心康復受阻,更會令關心他們的人難受。這樣,與他們溝通,如何處理呢?
當避免的說話
- 「別惾,照顧你是家人的責任,說甚麼累己累人?」這只是否定對方的感受,病人覺得你根本不瞭解他們。
- 「唔病都病□咯,不如想辦法面對更實際!」方向正確,但卻制止了對方暢所欲言。
- 「不要怪責自己,有病可不是甚麼(上天的)刑罰!」太輕易為病人「脫罪」,有時病人可能真要付上部份責任。
體諒關懷的說話
- 「你雖不忍心令家人勞累,但又不能不靠他們照顧,你是否覺得很矛盾,很苦惱?」這正是想病人所想的,就讓他們知道你明白他們切身的感受。
- 「你說病是因不聽家人勸告,你可以告訴我多一點嗎?」真誠的關懷,讓對方暢所欲言,舒發感受後,較不容易被負面情緒拖累。
- 「家人要長期奔波的確辛苦,但若病的不是你,而是你家人,你會怎樣待他/她?」引導病人換另一角度,病人便不難想到雖然辛苦,家人仍是願意。病人便會更珍惜親情而不是拒絕,因為要付出固然不易,被拒絕更是難受。
當病人的感受被尊重,他們的掙扎有人瞭解,因而漸漸釋懷地接受家人的付出,我們便可與他們和家人理性地商討如何面對種種實際問題。例如:在依賴與自主之間取得平衡,訂定合理與實際可行的自主目標,病人在限制中發展新的興趣與能力,並學習回饋關懷者等等。醫院院牧很樂意與關懷者及病患者繼續同行。